PISA2009是學生閱讀素養統整的國際評量,不只評量閱讀的知能,也評量學生的態度與閱讀學習的策略,同時更新學生的數學和科學素養表現概況(洪碧霞,2011)。我們所面臨的是一個i世代的來臨,i可以是individual(個別化),也可以是internet、iPhone、iPad、iTouch、iMac等,這些皆是其代表。從這個世代開始,孩童很小就會去接觸這些電子產品或是來自網路的訊息,大量擷取資訊。但如何從這大量的資訊中衡量呢?因此閱讀素養變成一個很重要的議題(Wang, 2010)。另外陳柏均(2012)認為身為i世代的現代人,提到不僅要與時俱進,在這世代『進化』的契機下,如果能夠經由適當的引導,才有機會讓intelligence(理解力)、integrity(誠實)、ideal(完美的)等特質,成為i世代的代名詞,重塑i世代學童與青少年形象,提升學童競爭力,這與數學素養、科學素養及數位學習(e-learning)素養是息息相關的。

  而近年來,各國受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觀點影響,對於原住民教育極為關心與重視。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很多,其中之一是要為來自不同族群學生爭取平等教育機會;另一個重要的目標在於幫助所有學生啟發適當的知識、技能和態度,使之在未來社會中得以生存(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台灣的多元文化教育中,原住民教育是當前教育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項(第一次全國科學教育會議,2002),因此,政府大力輔助偏遠地區教育,雖然在硬體建設已有大致達到全國一般的水準,然而原住民教育仍面臨許多困難(牟中原與陳伯璋,2005)。而且原住民中小學生數理成就與平地學生存有顯著差異(黃志賢,2006),所以我們需正視原住民對數理學習產生困難的現象。

  有關原住民的教育,Barnhardt (2005)指出全世界原住民學生學校適應問題,根源於原住民學生必須在「兩個文化」間掙扎。譚光鼎與曾碩彥(2009)亦指出無論學校教育宗旨、課程教學、師資培育與任用等,都操之於外在大社會。原住民族只能被動地接受同化式教育,原住民學生不僅在課程教學中遭遇文化不連續(cultural discontinuity)的問題,受到許多挫折,同時也無法延續其民族基本文化。早期原住民學生在家習慣使用的語言、生活經驗、思考模式等皆與學校不同。過去主流學校所使用課程、教學法、和評量策略,均忽略了原住民的見解、認知型態及其生活經驗(譚光鼎和林明芳,2002;Barnhardt & Kawagley, 2005),此種對原住民文化背景漠視或許正是造成原住民學生對數理概念學習產生困難原因之一。

  台灣是一個多族群與多元文化時代,我們需要以多元文化觀點來欣賞與尊重各個族群。然而綜觀當今之教材,所呈現原住民文化篇幅卻不多,且大多數為文史部分。而科學知識,都是以西方或中國漢族科學知識為科學教育內涵,完全沒有提及任何原住民科學。如此一來,當然會容易認為原住民族群根本沒有科學(陳枝烈,2008a)。其實,原住民科學往往表現在其日常生活之中,例如,排灣族知道利用冬天乾燥季節伐木,如此之材料才比較不會遭蟲蛀。又如早期雅美族常往返於茫茫太平洋中捕捉飛魚,雅美族人不會迷航。這些都具有豐富科學智慧,然而就因為台灣原住民族群,並沒有任何符號能將這些珍貴的生活科學智慧紀錄下來,以供做學術界之研究。若我們能加以探討,並窺得其中奧秘,一定能對原住民學生在進行科學學習時,增強動機與促進概念的獲得(陳枝烈,2008b)。再者李坤修(2007)表示,舊香蘭遺址出土黃金是東部史前時代出現最早黃金,且標本出土是在文化層並非陪葬物,而這些遺址出土陶器和青銅器上,出現百步蛇紋飾正是排灣族和魯凱族的圖騰。因此,進行田野調查而收錄原住民科學知識,將會成為未來在教材中提供原住民科學知識前提。傅麗玉(2004)指出我們需在部落的孩子所屬文化背景下,營造科學學習的生活環境,提升原住民科學學習機會。

  研究者等人於民國98年起就將這些排灣族文化,加以整理並轉化為創新數理教學模組。這些以排灣族文化為基礎數理教學模組,根據研究發現,可以提升學生數理素養,與對數理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然而,在這三年多的研究進行過程中,研究者發現學童閱讀能力會影響其科學學習,這與過去許多研究結果(如:黃志賢,2006)類似。有鑑於閱讀能力為科學學習能力發展重要基礎,本研究計畫擬新增閱讀能力之研究,並從上一期計畫尚未探索主題,譬如火的利用科學、能源科學、認識奈米科技新知等,以排灣族傳統文化為基礎,發展排灣族數理教育閱讀教材暨建置數位學習平台,並將之推廣,以提升原住民新世代數理素養、應用資訊科技能力與縮短學習落差,期能提昇原住民學童數理競爭力。